• 欢迎访问国考网!提供2025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时间、成绩查询、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报考条件、职位表、考试公告、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历年真题、分数线查询等公考资讯。

国考网

什么是五戒?

2021-05-31   来源:国考网"    点击:321   

 行测知识判断考试知识点范围非常广,一般包含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期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公职资讯网记者给大伙带来的知识有关考试知识点是什么是五戒?更多国考复习方法详见2022年国考通用课程(点击购买)仔细
行测知识判断考试知识点范围非常广,一般包含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期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公职资讯网记者给大伙带来的知识有关考试知识点是什么是五戒?

更多国考复习方法详见2022年国考通用课程(点击购买)

仔细研读下文什么是五戒?

在家男女应受持的五种制戒。即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佛制受持三皈五戒之在家众,方称优婆塞(或优婆夷)。故《毗尼母经》卷一云优婆塞者,不止在三归,愈加五戒,始得名为优婆塞也。

此五戒中,前四者属性戒,后一者为遮戒。又前三者在防身,第四在防口,最后一种通防身防口,在防护前四者。故《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云优婆塞五戒,几是实罪?几是遮罪?答曰:四是实罪,饮酒一戒是遮罪。饮酒所以得与四罪相同种类结为五戒者,以饮酒是放逸之本,也能犯四戒。

五戒十善,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假如五戒十善没做好,人天资格都没,更不必说修罗汉果位、菩萨果位,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五乘佛法仿佛是五层楼,没下面四层如何会有最高中一年级层,所以大家要看重五戒十善。学佛,想成菩萨、成佛,必须要认真修五戒十善。

(一)不杀生

所有众生(动物),没不喜欢惜自己生命的,没一个动物甘心情愿让人杀,被杀是没抵抗的能力,可是这种怨恨之心不会消失。杀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杀的众生怀恨在心,念念要报复,这就是佛教所谓欠钱的要还债,欠命的要偿命,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为何?两方面都迷。

佛法教大家不杀生,不但不与所有众生结冤仇,同时更是培养我们的大慈悲心。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从不杀生上来培养,帮助大家明心见性,这条戒律有这么大的功德。杀生业障很重,障碍明心见性,障碍大家得一心不乱。由于一个好杀的人,嗔恨心一定重,嗔恨心重的人,念佛如何会得一心?修禅如何会得禅定?所以佛法把不杀生列为所有戒条里第一条戒,是有道理的。

因此,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爸爸妈妈,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有命者,不能故杀。

(二)不偷盗

不与取就是偷盗,不与取是其他人没赞同、没答应,你就取来,这就犯偷盗。大家没得到其他人赞同,随意把其他人东西移动,都是偷盗,未必说据为己有才是偷盗。如我的书放在桌子上,你没得到我赞同,故意把我的书拿到另外一边,让我找不到,即使偷盗。

戒律订得很微细,就是一草一物、一针一线,再微小的东西都不能偷盗。若常住物,若信施物,若僧众物,若官物,民物,所有物,或夺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偷税、漏税等,皆为偷盗。此不与取戒,以盗僧物的罪过最重。

这一条戒是帮助大家修学清净的布施,帮助大家放手身心世界,使大家恢复自性清净心。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

即举止文明,通情达理。不邪淫是指在家人,居家学佛,未能全断淫欲,只许于正常夫妇间行之,除此之外与所有男女不能行淫。即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能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

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邪淫会风险家庭的和谐,损害身心健康,伤及子女及别人,乃至身败名裂,有害于安定团结。

(四)不妄语

不妄语就是不欺骗别人,凡不如心想而说,皆是妄语。妄语有大小:如见、闻、觉、知说不见闻觉知;不见、闻、觉、知说见闻觉知等,是名小妄语;可通忏悔。若未证圣果,而说我得须陀洹果9等;乃至实未得定、见好相等,而说得定、见香、见花、见菩萨、声闻、天人、神鬼等,皆大妄语,犯则罪重,是不可悔。

如能离得远远的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爸爸妈妈、兄弟、亲属、朋友,与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赖,实为得乐之道。假如欺骗人,定会失去信赖,断送我们的前程,其实是害自己。

(五)不饮酒

酒能致醉,让人神志昏迷,故所有酒不能饮。若有重病需酒治疗,告众或告师长后方许饮服。自己不饮,亦不能教人饮。制酒、酤酒,尤非所应。

不饮酒这一条戒是是遮戒。前面四条是性戒,不管你有没受戒,有都有罪。遮戒是预防、是预防,它本身没罪。譬如喝酒,本身不是罪,但酒醉之后会做出杀盗淫妄;由此可知,佛制定不饮酒,是预防犯前面的四条戒。过分饮酒一定误事,且有害健康。社会上很多犯罪与酒几乎都是关联的。不饮酒则身心安定,平安无事,且能节省一笔开支。

五戒中,于杀盗淫饮酒不作者,为身善律仪,妄语不犯,是口善律仪。随分受,皆得戒律仪。受持五戒,能离得远远的修习善法的障难,具足增长善法的顺缘。《法句譬喻经》说:戒德可持怙,福报常随已,见法为人长,终远三恶道。戒慎除苦畏,福德三界尊,鬼龙邪毒害,不犯持戒人。严持五戒,为得所有戒的根本,证得所有无漏功德和圣果所依处。

刷题巩固

1、下列哪一项不是五戒之一( )。

A.不杀生

B.不妄语

C.不抽烟

D.不饮酒

【分析】C。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为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C项不是其中。


上一篇:


下一篇: